百色马

品种分型
  • 【英语】Shishan Type(石山型)
  • 【英语】Tushan Type(土山型)
品种描述
百色马因主产与广西百色地区而得名,属于驮挽乘兼用品种。体重160~188千克,体高1.04~1.15米,体长0.93~1.25米,胸围1.16~1.39米,管围13.8~15.2厘米。体质干燥结实,结构紧凑匀称,体格较小。头短而稍重,为直头,颌凹宽广眼大,耳小、直立,头颈结合良好。颈短、厚而平。髻甲较平,肩短而立。躯干较短厚,胸部发法助拱圆,腹较大而圆,背腰平直,尻稍斜。四肢肌腱、关节发育良好,骨量充实,前肢肢势正常,后肢多呈外弧和曲飞节。系长短适中,蹄小而圆,蹄质致密、坚实。鬃、鬣、距、尾毛均较多。毛色以骝毛为主,其他有青毛、栗毛、黑毛、沙毛等。由于土山地区和石山地区的饲养条件不同,长期以来,百色马逐渐形成了土山马(中型)和石山马(小型)两种类型。土山地区的马较为粗重,石山地区的马略清秀。据百色市水产畜牧局统计,2005年末百色马存栏20.15万匹,其中基础母马6.64万匹。
繁育历史
汉朝时巴蜀商人已在边界交易马及其畜产品,东汉安帝六年在西南设置马苑五处。北宋时代蜀边已成为国家重要的马匹来源地。南宋时马源紧张,向西南征集马匹,先汇集于广西,经桂林转水路东进,称之为“广马东进”,促进了西南各地马业的发展。同时亦将云南省的马种传播至我国东部,如今,百色马仍有往桂林、梧州及广东方向销售的传统。百色马的饲养历史已近2000年,在文献和出土文物、房屋装饰和壁画中均有反映。据《田林县志》记载,宋代“迎娶时用轿马、鼓锣、灯笼火”。民间有饮酒及食牛、马、犬等肉的习惯。《凌云县志》记载,“行之一事,殊感两难,有余之家,常用轿马,畜马一匹”。1972年,百色市西林县普合村出土的西汉文物鎏金铜骑俑,清康熙时修建的粤东会馆,屋脊上的雕塑壁画绘制有许多马俑和骑士。以上史实和文物都说明百色地区养马历史悠久。产区交通不便,历史上百色至南宁和贵州兴义货物往返运输均靠马匹。人民世世代代养马用马在马的选育和饲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百色马是在产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下,经劳动人民精心培育形成的。百色马主产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的田林县、隆林县、西林县、靖西县、德保县、凌云县、乐业县和右江区等,约占马匹总数量的2/3左右。分布于百色市所属的全部12个县(区)及河池市的东兰县、巴马县、凤山县、天峨县、南丹县,崇左市的大新县、天等县,南宁、柳州市等。
目前主要养殖国家地区
中国
数据集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