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马

品种别名
  • 【中文】iyi(伊犁马)
  • 【中文】ili(伊犁马)
品种描述
伊犁马(Yili)1958年正式命名,属乘挽兼用型培育品种。体重427~524千克,体高1.43~1.56米,体长1.44~1.67米,胸围1.66~1.93米,管围17~21厘米。伊犁马产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中心产区在昭苏县、尼勒克县、特克斯县、新源县及巩留县等。分布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其他各县及其邻近地区。伊犁昭苏种马场、昭苏马场为伊犁马的核心育种场。伊犁马属乘挽兼用型。体型基本一致,体质结实干燥,富有悍威,性情温驯,结构匀称。头中等大、较清秀、为直头,面部血管明显,额广,眼大有神,鼻孔大。颈长适中,肌肉充实,颈础较高,颈肩结合良好。髻甲较高。胸廓发达,肋骨开张良好,腹形正常,背腰平直而宽,尻宽长中等、稍斜。四肢干燥,关节明显,肌腱发育良好,前肢肢势端正,管部干燥,系长中等,蹄质结实,运步轻快。鬃、尾、距毛中等长。毛色主要为骝毛、栗毛、黑毛,其他毛色较少。2007年对伊犁种马场90匹马的毛色统计,其中骝毛38.9%、栗毛34.4%、黑毛23.3%、青毛2.2%、其他毛色1.2%。2007年末伊犁马存栏12万匹,其中基础母马7.2万匹
繁育历史
伊犁是“天马”的故乡,自古以来就以盛产良马而著称。伊犁马的母本为哈萨克马,育成及发展经历了近百年历史。当地群众曾称含有外血的马为伊犁改良马,以与哈萨克马相区别。 在1910年前后,有不少俄国侨民迁入伊犁,散居各地,他们曾带来奥尔洛夫马等轻型马种。20世纪30年代,又从苏联引入种马改良当地马群。20世纪50年代以后,当地国营牧场收购苏侨留下的种马,用于改良本地马。上述这些种马对伊犁马的育成起了一定作用。1936年伊犁建设局从苏联引进一 批英顿马(后改名为布琼尼马)、顿河马和奥尔洛夫马改良当地马匹。1940年前后各县成立家畜配种站,用英顿马和奥尔洛夫马改良当地的哈萨克马,对伊犁马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1942年建立昭苏种马场,用英顿马6匹、奥尔洛夫马3匹、哈萨克马418匹和杂种母马,进行杂交改良。1949年以后,该场又引入奥尔洛夫马公马18匹、顿河马公马8匹和母马4匹、布琼尼马公马10匹,继续进行杂交改良。195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厅组织了伊犁马调查队,经全面调查后于1958年确认其为一个新品种,定名为“伊犁马”。1958年制定了伊犁马五年(1958一1962)育种计划,继续利用奥尔洛夫马、顿河马进行杂交改良,培育适应群牧条件的乘挽兼用型马。但伊犁改良马与顿河马的一代、二代、三代杂种马体尺未见提高,且体型有变轻的趋势,适应性显著降低。而与奥尔洛夫马杂交的效果较好,后代体型粗壮、适应性强、工作性能好。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广泛利用昭苏种马场培育的种公马改良当地马,效果较好。1963年又制定了八年育种计划,育种工作以培育挽乘兼用型马为主,适当培育乘挽兼用型马。该阶段从杂种马中选取符合理想指标的优秀公、母马进行低血横交固定,并加强幼驹培育,逐年增加哈萨克马血液,降低外血影响,收到了良好的育种效果。从1970年开始,伊犁马进入本品种选育阶段,加强了选种选配工作,使伊犁马的质量和数量有了较快的发展。伊犁马经杂交改良、横交固定、本品种选育三个育种阶段之后,形成了体格高大、外貌清秀、体质结实、遗传性能稳定、耐粗饲、抗严寒,力速兼备的优良乘挽兼用型培育品种。多年的育种经验表明,以用顿河马或奥尔洛夫马与原有伊犁马进行一代杂交的效果最好;这此杂种公、母马横交固定的效果也很好,所以在马群中以含外血50%左右的马居多。这种马的适应能力强,近似哈萨克马,且其体尺和工作性能有所提高。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马匹滞销,一度放松了育种技术工作,致使伊犁马的品质有所下降。1989年又制定了伊犁骑乘马培育计划,当年11月昭苏种马场引人新吉尔吉斯马公马3匹、母马7匹,1999年又引入纯血马公马进行杂交培育,产生了大量杂交-一代、二代,其体尺、运动性能均有明显提高。近年来还先后引入俄罗斯速步马、奥尔洛夫马、库斯塔奈依马等品种公马与伊犁马母马或杂种母马杂交培育骑乘马,也取得一定效果。2000年昭苏种马场和昭苏县引入阿尔登马公马与伊犁马母马杂交,开展伊犁肉用型马的培育工作。2006年昭苏种马场又引入乳用型新吉尔吉斯马公马与伊犁母马杂交,开展伊犁乳用型马的培育工作。
目前主要养殖国家地区
中国
数据集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