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马
品种描述
吉林马(Jilin)是中国培育的挽乘兼用型品种。体重443~492千克,体高1.44~1.51米,体长1.52~1.58米,胸围1.75~1.83米,管围20~21厘米。吉林马主要产于吉林省长春、四平和白城三市。分布于长春市的农安县、德惠市、九台市、榆树市,四平市的公主岭市、双辽市、梨树县,白城市的镇赉县以及松原市的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和吉林市的舒兰市、蛟河市等。吉林马体质结实、干燥,性情温驯,有悍威,结构匀称,类型基本一致。头较清秀,眼大小适中。颈长中等,呈斜颈。髻甲较厚。肋拱圆,背腰平直且宽,尻较斜。四肢肌腱发育良好,肢势正常,少数个体后肢有轻度曲飞外向和卧系,步样开阔,运步灵活,蹄质坚实。部分个体距毛较多。毛色主要为骝毛,栗毛次之,黑毛较少。2006年末主产区存栏马10.16万匹,其中种用公马300匹、基础母马8.49万匹,质量和数量呈急剧、大幅度下降趋势。纯种吉林马数量不详。
繁育历史
原吉林马产区主要是蒙古马,由于体格较小,满足不了当地工农业生产的需要。从1950年开始,以本地马为基础,先后主要用阿尔登马、顿河马公马与本地母马杂交,产生大批轻、重型一代杂种马。在此基础上进行轮交和级进杂交,产生了大批轻、重轮交和重型级进二代杂种马,体格增大,役用性能显著提高,为培育吉林马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和吉林农业大学作技术指导,主要在白城国营及乡镇的牧场,组成吉林马育种协作组,制定了统一的育种方案。从1962年开始,在二代杂种的群体中,选择体尺符合育种指标、理想型的公、母马,以同质选配为主、异质选配为辅的繁育方法进行横交。同时进行严格的选择和淘汰,扩大理想型类群。在此阶段中,为了迅速提高马群质量和整齐度,曾重点使用遗传性能比较稳定的理想型种公马,对推动吉林马的育种进程起了很大作用。如吉林省乾安县种畜场,自1962年开始用“素一”号公马与各种类型的母马横交,连续几年广泛使用,使马群的特征趋于一致,具备了挽乘兼用马的特点,效果非常显著。1966年以后,除进行严格选择和淘汰外,继续采用以同质选配为主、异质选配为辅的繁育方法,巩固提高其优点,矫正缺点(如垂耳和距毛过多等)。双辽种羊场、乾安种畜场和红星种畜场是吉林马的主要培育场,进行品系繁育。经过横交固定和自群繁育,1978年通过省级鉴定验收,宣布育成吉林马。该新品种基本保持本地马25%、轻型马25%、重型马50% (或蒙古马25%、重型马75% )的血液,是几个亲本品种的融合体,遗传性能稳定,群体特点基本一致。
目前主要养殖国家地区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