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耆马

品种分型
  • 【英语】Basin Type(盆地型)
  • 【英语】Mountain Type(山地型)
品种描述
焉耆马(Yanqi)属乘挽兼用型地方品种。体重302~406千克,体高1.32~1.43米,体长1.36~1.47米,胸围1.54~1.73米,管围16~19厘米。焉耆马主产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北部的和静县、和硕县、焉耆回族自治县和博湖县,其中以和静、和硕两县为中心产区,分布于产区附近地区。焉耆马按地域和类型可分为山地型和静马和平原型和硕马。前者产于和静县山区,终年放牧;后者饲养于和硕、焉耆回族自治等县滩地,以农耕役用为主,仅夏季上山放牧。焉耆马体质结实,结构匀称,骨骼粗壮,具有明显的乘挽兼用体型。头较长而干燥,多为直头,部分为半兔头。眼大有神,鼻孔大,耳长竖立,颌凹宽大。颈长中等、呈直颈、倾斜适度、颈肌发育适度。髻甲高长适中。胸部发育良好、宽深适中,背较长直,腰中等长,腰尻结合较差,腹形良好,尻宽、略显短斜。四肢关节明显,肌腱发育良好,前肢肢势端正,后肢多呈轻度刀状肢势,蹄质坚实。毛色以骝毛、栗毛、黑毛为主,少量为青毛。盆地型马头较干燥、清秀,蹄形小而立,被毛稍短;山地型马头较粗重,体质粗糙结实,蹄大而低,距毛少,尾粗厚,被毛厚。2006年10月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畜牧工作站与和硕县畜牧局、和静县畜牧局联合实地调查统计焉耆马存栏约2万匹,其中基础母马约1.25万匹、种用公马约1500匹。
繁育历史
蒙古马、哈萨克马、契尔克斯马与当地原有的马逐渐构成了焉耆马的基础。蒙古族与马相依为命,在他们的迁移过程中,蒙古马既影响各地马匹,各地马匹也对蒙古马产生影响。20世纪初期前后,和静曾有人从俄国引进过种马;20世纪20年代早期,由和静查汗和成葛冈味嘛经伊宁从苏联三次购进11匹种马,以改良自己的马群,主要在和静县巴音布鲁克山区进行自然父配,至今在山区马群中尚可见到其后代。1938年在和硕县夏拉苏木设军马场,并从苏联引进布琼尼马和奥尔洛夫马,改良当地马匹。1956年正式建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焉耆种马场。1956年秋从苏联引人奥尔洛夫马3匹,1979年从甘肃山丹军马场引人顿河公马2匹,从150团场引入摩尔根公马1匹,进行马匹的改良和培育,该马场饲养量曾达到1280余匹。和硕县包尔图牧场,也曾引进之苏联的顿河马,进行杂交改良。焉耆马是以当地蒙古马为基础,掺入少量中亚地区古代马种的血液;近百十年来,苏联种马对焉耆马具有一定的影响,在当地自然条件下,在民族马文化促进下,经群众长期选育形成的地方良种。
目前主要养殖国家地区
中国
数据集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