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马

品种描述
文山马(Wenshan)原归属于百色马中的小型马类群,属山地驮挽兼用型地方品种。体重184~200千克,体高1.07~1.21米,体长1.08~1.24米,胸围1.28~1.39米,管围15~17厘米。文山马主产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分布于全州八县,就数量而言以富宁、麻栗坡、丘北、马关、广南县较多。文山马体质结实紧凑,外貌清秀,有悍威,体型匀称,短小精悍。头中等大,为直头。眼大小适中,耳小。颈部稍短,多呈正颈,肩长短、角度均适中。髻甲稍低,背腰平直且结合良好,胸宽,肋拱圆,腹部较充实,尻部稍斜。肢势端正,关节结实且发育良好,肌腱明显,管部长短适中,少数马后肢呈轻度外弧,微卧系,蹄质坚实。尾础高,尾毛浓密。步态强健有力,步样轻快,行动敏捷,善于行走山路。毛色以栗毛、骝毛、青毛为主,分别占46%、17%、16%,其他毛色较杂。2005年末文山马存栏6.76万匹,其中基础母马1.82万匹、种用公马1200匹。
繁育历史
20世纪80年代,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发现100万年前野马的牙齿化石,在麻栗坡县小河洞发现迄今1万年左右由野马向家马进化的过渡型马种的牙齿化石。有史以来,文山马分布广泛,特别是过渡型马种的存在时间,大致衔接了史前的早期文明。文山马是经历了漫长的进化过程,在特定的生态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下形成的。文山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主要是湿热的常绿阔叶林黄土地带,这决定了文山马主要的特征特性。此外,特有的饲养方式和选育目标在马种形成过程中也起了重要作用。文山马担负着乘、驮、挽等大量劳役,各族人民都重视养马,其中以瑶族养马历史较久,对马尤其偏好,“耍马”这种赛马活动沿袭至今。为适应“耍马”的需要,人们偏重于对速度快,枣骝、栗等毛色,蹄质坚实,步伐稳健以及能接受多种信号等方面的选择,对马种的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经过上述特定条件的共同影响,逐渐形成了这一地方良种。
目前主要养殖国家地区
中国
数据集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