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便秘


名称:肠便秘

别名:结症、肠阻塞、肠秘结、肠内容物停滞、便秘疝

简介:肠便秘又称结症或肠阻塞,是肠管运动障碍、粪便积滞于某一肠段引起腹痛起卧的一种病证。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以冬春季节较为多见,在马骡起卧症中发病率高。

辩证要点


多因饲喂粗硬不易消化的草料,饮水不足,草料不易腐熟、运化,积聚胃肠;或外感之邪,入里化热,或火邪直接伤于脏腑,结于胃肠,灼伤津液,燥结粪便;或老弱、胎产母畜长期营养不良,或大病、久病之后,气血亏虚,大肠传送无力、粪便干涩;或畜体虚弱,正气不足,真阳亏损,寒从内生,不能温煦皮痒,运化传导无力等引起。

初期证见饮食减少,唇舌淡红,舌津不足,舌面少苔,肠音弱或不整。中期,根据结症发生的部位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小结肠结和玉女关 (直肠狭窄部) 结,排粪很快停止;小肠结和大结肠绪,食欲废绝,肠音消失,粪尿全无,唇色红燥,舌有黄苔,脉象沉涩;小结肠结和骨盆曲结,肚胀,腹痛剧烈,轻者摇尾屈腿、回头望腹、踏地弓腰、骚动不安,重者频频起卧,前蹄刨地,左右滚转。一般来说,小结肠结发病较急,腹痛较重;大结肠结发病较缓,腹痛较轻,肚胀缓慢;小结肠结及玉女关结常腹胀如鼓,腹痛剧烈。继发肠变位时,腹痛剧烈无间歇,仰卧滚翻。后期,证见耳鼻俱凉,气促喘粗,唇舌青紫无光,脉细弱,全身出汗,肌肉发抖,如体温下降,多预后不良。

1.肠阻塞的特征症状

腹痛,烦躁不安,排粪减少,口发粘而干燥,食欲废绝。

2.肠阻塞的症状

根据不同部位肠阻塞的临床表现,大致可分为共同症状和特有症状。共同症状:

(1)腹痛

(2)口腔变化:随着疾病的发展,口色变红或红中带黄,或者呈暗红甚至发绀;口发黏;舌苔色灰白带黄,厚腻形成裂纹,口臭。

(3)肠音:病初肠音频繁而偏强,尤其在肠腔不完全阻塞的病畜,此现象持续时间较长,病畜排粪次数增多,甚至出现排软粪现象,后则肠音变弱。

(4)全身反应:眼结膜颜色变化基本上与口色一致。饮食欲废绝。疾病初期,体温、呼吸和脉搏多无明显变化;当继发肠炎、蹄叶炎、腹膜炎等疾病时,可引起体温升高;若继发胃扩张和肠臌气时,则呼吸急促。脉搏在病危时则快而弱甚至脉不感于手。如机体脱水过程进一步发展,可引起循环衰竭,乃至发生休克。

3.系统性疾病

肠阻塞后生理指标迅速恶化—如果发生肠梗阻,更严重,恶化更快。

4.肠阻塞的特有症状

(1)小肠阻塞:小肠阻塞分为十二指肠阻塞、空肠阻塞和回肠阻塞,多在采食中或采食后数小时内发病。发生阻塞的部位距离胃越近,发病越快、越重,越容易继发胃扩张。小肠阻塞多呈现剧烈腹痛,鼻流粪水,颈部食管出现逆蠕动波。

(2)大肠阻塞:大肠阻塞常发生的部位是骨盆曲、小结肠、胃状膨大部和盲肠。前两个部位多为完全阻塞,后二者常为不完全阻塞。

(3)骨盆曲阻塞:病畜常呈现剧烈腹痛,但肠臌气多不严重。直肠检查:可在骨盆腔前缘下方摸到象肘样弯曲的粗肠管,内有硬结粪,而有时阻塞的骨盆曲伸向腹腔的右方或向后伸至骨盆腔内。

(4)小结肠阻塞:从发病起就呈现剧烈腹痛;当继发肠臌气时,腹围增大,腹痛加剧。病初盲肠音偏强,以后减弱或消失。

5.直肠检查

通常于耻骨前缘的水平线上或体中线的左侧(有时偏向右侧)可触到拳头大的粪块。但由于小结肠系膜较长,游离性较大,位置多不固定,而且阻塞肠段往往因重力关系沉于肠管之间或压在左腹侧结肠侧下方,故有时不易摸到结粪所在的肠段。特别是当发生肠臌气之后,腹压增加,直肠检查更为困难,宜先穿肠放气再进行检查,以被拉紧的肠系膜为线索,适当牵引,有时可寻摸到结粪肠段。

治疗方案


宜内治、外治相结合,针药并用。前结以导胃、碎结为主,结合理气、化食、润肠;中结、板肠结以泻下通肠为主,结合直肠按压;后结以谷道入手取出结粪为主,结合润肠通便。

1.内治

以破结通肠止痛为原则,可选用下列方剂。

(1)加味大承气散:大黄60g、芒硝360g、枳实30g、厚朴30g、槟榔20g,共为细末,加温水7~10L,胃管投服,适用于不全阻塞性大肠便秘。

(2)破结大承气散:大黄60g、芒硝300g、厚朴30g、枳实30g、香附30g、陈皮30g、当归30g、五灵脂30g、广木香25g、泽泻25g、木通10g、牵牛子20g,共为细末,开水冲调,入植物油工20ml为引,同调,候温灌服,适用于不全阻塞性大肠便秘。

(3)枳实破结散:枳实50g、番泻叶25g、大黄45g、二丑20g、厚朴30g、青皮30g、木香30g、芒硝250g,共为细末,加温水7~10L,胃管投服,适用于不全阻塞性大肠便秘。

(4)当归苁蓉汤:当归200g、肉苁蓉100g、番泻叶60g、木香15g、厚朴30g、炒枳壳30g、醋香附30g、瞿麦20g、通草15g、神曲60g,共为细末,开水冲调,加人麻油250ml,一次灌服,每日1剂,连服2~3剂。适用于老、弱、孕马便秘。

2. 针灸

(1)电针:两侧关元腧穴。穴位剪毛消毒后,向内下方进针约6cm,接通电针机,打开开关,调节电压由低到高,频率由慢到快,使病畜全身出现几秒钟的强直后把电压逐渐降低,频率逐渐减慢。每次10min,重复2~3次,共20~30min,针后牵遛。若数小时后未愈,可再电针1次。

(2)耳针:耳钉穴(耳根前下方凹陷处) 或大孔穴 (耳钉穴直上2.5cm 处)。扎耳钉穴时,术者以拇指抵于耳前下方凹陷处,食指抵于耳内侧前耳褶和耳前缘的会合处,取8cm长粗钢针或铁钉,消毒后沿拇指前缘刺人,穿透马耳内外侧皮肤。扎大孔穴时,拇指抵于耳钉穴直上方约一指半处,食指抵于耳内侧前耳褶和前耳缘会合处上方约1cm的凹陷处,针从拇指前缘刺人。两耳共4穴,扎1穴即可 (多扎右侧耳钉穴) ,钉子一直带着,排便即取下。当钉尖刺人穴位皮肤时,病马出现摇头摆耳,并伴有咀嚼动作,针刺反应越强烈,治疗效果越好,针后5~20min . 内可出现肠音增强。

3. 掏结术

(1)捶打法:适用于结在小结肠、骨盆曲和部分左上大结肠。病马保定在柱栏内,吊好胸腹带,固定住马头,尾巴拉向一侧。术者将指甲剪短、磨光,手臂涂上润滑沾或软皂,直肠人手摸到结粪后,先将结粪牵引至左侧腹壁,固定好,另手在外面握拳,对准结粪进行捶打;也可由助手以木槌捶打直至结粪破碎。

(2)切压法:适用于结在右下大结肠和盲肠。手法是拇指曲向掌心,其余四揩并齐,有节奏地用指端切压结粪。

(3)挤压法:适用于结在小结肠、骨盆曲。方法是以耻骨前缘或腹下木杠为支点,将结粪破碎

(4)顶压法:主要用于结在胃状膨大部、横结肠以及豆料胀。手法是,拇指曲向掌心,其余四指并齐,用指肚有节奏地顶压绪粪。

(5)握压法:主要用于结在小肠、小结肠。手法是,拇指曲亍掌心,其余四指并拢,握住结粪,以拇指关节为支点,反复握捏,将结粪捏碎。

(6)直取法和燕子街泥法:适用于结在直肠结和玉女关。手法是,将手指插到结粪和肠壁之间,抓着结粪取出。玉女关结时,将无名指、小指屈曲,用拇、食、中三指,小心地插到结粪和肠壁之间,捏住结粪的后端,慢慢地往后拉,把整个结粪取出来。若结粪扯碎,再用燕子衔泥法一点一点取出。

注意事项: 谷道人手进出肠管要慢,牵引结粪要稳,若粪结靠前,手握不住,可把结后的肠管慢慢拉向后方,或用木杠插在保定杠横梁上,由腹前向腹后挤压,使结粪后移,用手牢固地固定在腹壁上,以便在外面捶打。捶打结粪时,要稳而有力,不可损伤直肠壁。如发现直肠少量出血时,切勿惊慌失措,要冷静分析出血原因,如系肠黏膜损伤,可躲开损伤处继续捶结,如出血较多,肠壁肌肉破裂,则应及时手术取除结粪并缝合损伤肠壁。

4.西医治疗

(1)小肠阻塞:小肠阻塞,尤其是十二指肠阻塞时,极易继发胃扩张,故应及时利用胃管排除胃内酸臭液体(有时需要多次排出)。然后灌服液体石蜡1000~2000ml、水合氯醛15~25g,鱼石脂10~15g,乳酸10~15ml。小肠阻塞禁用盐类泻剂。如结粪较长且坚硬,用上述泻剂尚不能破除时,应及早采取手术破结法,即剖腹隔肠破结或切开肠管取出结粪,或者切除该段肠管作吻合术。

(2)大肠阻塞:疏通肠道的常用方法有直肠破结法、药物泻法、碳酸盐缓冲剂法等。

(3)直肠便秘:应用掏结法,边掏边灌肠,往往可以迅速得到治愈。若直肠黏膜发炎肿胀者,用0.1%高锰酸钾溶液和5%硫酸镁溶液分别灌肠;并以0.25%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30~50ml、青霉素80万~160万IU,后海穴封闭。也可用液体石蜡灌肠,有助于排出结粪。

(4)多段肠阻塞:根据具体病例可采用压、捶等手法破除结粪,或者采用手术破结法。而单纯药物疗法效果欠佳,容易拖延病期,引起继发症,造成不良后果。

(5)关于各个部位肠阻塞,除上述一些主要疗法外,为提高疗效,缩短病期,尚可酌情选用下列辅助疗法:为促进肠蠕动和分泌机能,可用10%氯化钠注射液300~500ml,静脉注射。灌服泻剂后出现肠音者,可皮下注射2%毛果芸香碱注射液2~5ml或0.1%氨甲酰胆碱注射液1~2ml。用肥皂水或1%食盐水灌肠。

5.护理:专人护理,防止卧地滚翻和摔伤;适当牵遛活动。

预防方案


数据集采集